有没有发现,现在的 Kpop 越追越让人觉得糟心?这种感觉从什么开始的呢?今天来分析一下。
曾经 Kpop 艺人最令人赞许的是什么?是其过人的实力与敬业精神,可是现在放眼过去,有不少的大火韩团都公然划水,甚至对舞台没有敬畏感。
但可悲的是,粉丝依然会给这种艺人洗白,以各种理由 " 合理化 " 爱豆的这种不敬业,更讽刺的是,现在的粉丝喜欢反向追星,如果别人对这些爱豆不敬业的表现提出异议时,粉丝就会越怀着 " 要以全世界为敌 " 的心情去捍卫自己的爱豆。
【资料图】
仿佛这世界只剩下黑与白,每个人都要按照她们的想法赞美她们的爱豆,否则就是黑,这种莫名的逻辑让人觉得可笑。(喜欢看 Kpop 女团分析,记得关注公众号蜜糖罐)
现在打开微博,你只是想看看中肯的评价,但是你却只能看到满页的彩虹屁式控评,昔日 " 和而不同 " 的景象一去不复返。
流水线的韩国爱豆既不能实现自我创作,又没有自我,连敬业如果都做不到时,那么他们比内娱优秀在哪呢?追内娱艺人还不用担心 rh 呢!
粉圈内部也是是非多多,越火的女团,粉丝内部矛盾就越多,粉丝之间喜欢互撕,唯粉喜欢用各种恶毒的词语辱骂对家偶像以及对家粉。
只要偶尔有路人出来赞美一下某位爱豆比队友出彩,那么唯粉就会以迅雷之势给你盖章:你一定是某某的粉丝,别装路人了!多数唯粉自己身为女性,甚至会用一些专门羞辱女性的词语来形容对家,其言语污秽不堪,我也不忍转述。
在这样的氛围之下,追星本来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之事,但最后却变成一件充满戾气之事,实在可悲。
最令人感到糟心的是,有些时候韩国的爱豆公司甚至会下场引导粉丝互撕,以刺激唯粉拥护自己的偶像,带动销量上升。甚至这些公司一味地靠着中国市场实现销量腾飞,但又一直瞧不起中国市场,旗下艺人屡屡踩到了中国人的底线,但是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。
这些公司吃定了中国粉丝,认为中国粉丝就是 " 金鱼记忆 ",Kpop 在全球发展多年,但是中国粉丝始终不及韩国、日本、欧美粉丝那样得到该有的尊重。
所谓的销量盛世背后,每个大火的团体回归都是以 " 百万销量 " 为起点,每一个回归的大火韩团肯定会刷新前一个回归的大火韩团,这种现象犹如军备竞赛,令人感到滑稽。
每个爱豆公司为了刺激销量,不惜推出十几个版本的小卡,在这个已经不再流行听唱片的年代,粉丝虽然喜欢狂购唱片,但是却没有人视唱片为艺术品,而是批量买回来后,拿出小卡,就把专辑扔一边,制造垃圾。
粉丝买唱片就犹如参加竞赛一样,她们花大量的钱重复购买同一张专辑,为的就是一张成本都不用五毛钱的小卡,她们自认为值得,殊不知她们花费的钱可能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。我不是反对粉丝购买唱片,只是如此批量的重复购买唱片甚至杂志,刷出一个个荒唐的数字,这样的行为真的值得吗?
当一个追星产业所引领的文化导向越发变味,这样的文化还真的不是毁掉自己的未来吗?
-END-
关键词: